RA95型釉用活性氧化锌 第四代
当前位置:首页 >产品中心>RA95型釉用活性氧化锌 第四代

RA95型釉用活性氧化锌 第四代

RA95型釉用活性氧化锌
理化指标
|
性能指标
|
单位
|
典型值/范围
|
测试方法/标准
|
|
氧化锌含量
|
%
|
95 ± 2
|
Q/XRF-202501
|
|
矿物组成(XRD分析)
|
|
|
|
|
- 红锌矿(ZnO)
|
%
|
92 ~ 98
|
|
|
- 尖晶石
|
%
|
2 ~ 8
|
|
|
水分
|
%
|
≤ 0.3
|
GB/T 6284
|
|
振实密度
|
kg/m³
|
2200 ~ 2600
|
GB/T 5162
|
|
pH值
|
-
|
7.0 ~ 8.0
|
GB/T 1717
|
|
325目筛余
|
%
|
≤ 0.2
|
GB/T 6003.1
|
|
平均粒径(D50)
|
μm
|
8.0 ~ 13.0
|
激光粒度仪
|
|
比表面积
|
m²/g
|
≥ 0.3
|
BET法
|
|
重金属限量(ICP-MS)
|
|
|
|
|
- 铅(Pb)
|
mg/kg
|
≤ 20
|
|
|
- 镉(Cd)
|
mg/kg
|
≤ 20
|
|
|
- 砷(As)
|
mg/kg
|
≤ 20
|
|
|
杂质控制
|
|
|
|
|
- 氯(Cl)
|
%
|
≤ 0.02
|
离子色谱
|
|
- 硫(S)
|
%
|
≤ 0.2
|
|
|
- 单质锌
|
%
|
≤ 0.01
|
碘量法
|
|
放射性限量
|
|
|
GB 6566
|
|
- 内照射指数
|
-
|
≤ 0.1
|
|
|
- 外照射指数
|
-
|
≤ 0.1
|
|
核心功能特性
|
性能指标
|
单位/描述
|
提升效果
|
验证方法
|
|
釉面针孔率
|
降低比例
|
≥ 20%
|
SEM观测
|
|
烧成温度
|
降温幅度
|
50℃
|
实际烧成曲线
|
|
釉面光泽度
|
提升比例
|
≥ 10%
|
光泽度仪(60°入射角)
|
|
釉面耐磨性
|
提升比例
|
≥ 10%
|
GB/T 3810.7
|
|
表面能
|
mJ/m²
|
≤ 10(超双疏性能)
|
接触角测试
|
|
热膨胀系数
|
×10⁻⁶/℃(室温~300℃)
|
≤ 6.2
|
热机械分析
|
应用性能数据
|
应用领域
|
添加量
|
核心优势
|
|
建筑陶瓷
|
3 ~ 6%
|
烧成温度↓50℃,优等品率≥99%,釉面致密无针孔,成本↓20%
|
|
卫浴陶瓷
|
1 ~ 6%
|
抗菌率≥90%,自洁功能(油污降解效率↑5倍),铅镉溶出量↓90% vs 传统产品
|
|
日用陶瓷
|
3 ~ 5%
|
铅溶出量≤0.5 mg/L(国标GB 4806.4),热稳定性↑(ΔT≥100℃不裂)
|
生产工艺与环保
|
项目
|
数据/描述
|
|
煅烧工艺
|
双气氛两段式梯度煅烧(800℃预晶化 + 1200℃活化,晶格失配度≤2%)
|
|
能耗
|
0.85 tce/t(较传统工艺↓22%)
|
|
锌元素利用率
|
≥ 99.5%
|
|
重金属固化
|
Pb/Cd与硅酸盐形成稳定化合物(如PbSiO₃),无溶出风险
|
|
分散技术
|
纳米无机改性剂 + 硅烷偶联剂(团聚指数↓75%,界面结合能↑211%)
|
包装与储存
|
项目
|
要求
|
|
包装
|
内塑外覆膜编织袋,25kg/袋 或 50kg/袋
|
|
储存
|
阴凉干燥处,防潮/避光/密封
|
|
保质期
|
2年(符合储存条件)
|
声明
l 数据基于实验室测试及10万吨级量产验证(覆盖广东、江西等10余省份及东南亚市场)。
l 实际应用需结合釉料配方调整,建议通过小试优化工艺(免费技术支持提供)。
l 专利支撑 :国家发明专利202110445648.X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