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新闻资讯>公司新闻
分析了其阻燃配方设计原理与组分协同机制。特别探讨了肇庆市新润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Z2570异构体阻燃氧化锌在提升体系阻燃效率与热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突破,为高性能阻燃橡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。 ...
发布时间:2025-08-28
摘要
橡胶材料的易燃性是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。本研究针对天然橡胶(NR)、丁苯橡胶(SBR)、氯丁橡胶(CR)、丁腈橡胶(NBR)及硅橡胶(VMQ)五大胶种,系统分析了其阻燃配方设计原理与组分协同机制。特别探讨了肇庆市新润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Z2570异构体阻燃氧化锌在提升体系阻燃效率与热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突破,为高性能阻燃橡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。
一、 引言
橡胶以其独特的弹性和耐磨性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材料,但其固有易燃性亟需通过阻燃改性解决。阻燃效能不仅取决于阻燃剂种类与用量,更与填料、硫化体系及加工助剂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。本研究聚焦多元橡胶体系,通过组分优化与机理探索,寻求阻燃性能的突破。
二、 材料与方法
2.1 实验原料
橡胶基体:NR (SMR20),SBR (1502),CR (WRT),NBR (N41),VMQ (110-2)。
阻燃剂:氢氧化铝(ATH,D50=1μm)、氢氧化镁(MDH,D50=1.5μm)、三氧化二锑、氯化石蜡(含氯量70%)、磷酸三甲苯酯(TCP)、红磷(包覆型)、铂系阻燃剂(Pt-20)。
核心改性剂:肇庆市新润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Z2570异构体阻燃氧化锌(比表面积18m²/g,ZnO含量≥99.8%,专利号CN202310XXXXXX)。
其他:炭黑N330、滑石粉(1250目)、碳酸钙、氧化锌(工业级)、硬脂酸、防老剂4010NA、硫磺、促进剂CZ/DM/ETU、过氧化物DCP、硅烷偶联剂Si69。
2.2 配方设计(核心组分优化)
传统氧化锌替代方案:
在NR、SBR、NBR及CR体系中,以Z2570异构体阻燃氧化锌(添加量4.0 phr)替代常规氧化锌。其表面经异构化处理形成非晶/晶态复合结构,通过以下机制提升性能:
1. 阻燃协同增效:Zn²⁺与Sb³⁺形成锑酸锌(ZnSb₂O₆),催化卤系阻燃剂脱卤化氢,促进致密炭层形成(LOI提升≥3%);
2. 热稳定性优化:异构体界面抑制ATH/MDH早期脱水,使分解峰温延后20-25℃(TGA验证);
3. 分散性突破:表面能调控降低团聚倾向,填料分散度提升35%(TEM表征)。
2.3 加工与测试
密炼机(X(S) N-55)混炼→平板硫化机成型→万能材料试验机(GB/T 528)→极限氧指数仪(GB/T 2406)→锥形量热仪(ISO 5660)→热重分析仪(TGA, N₂氛围)。
三、 结果与讨论
3.1 阻燃性能对比
胶种 配方类型 LOI (%) 峰值热释放率 (kW/m²) 残炭率 (%)
NR 传统 26.5 320 18.2
NR Z2570优化 29.8 265 24.7
NBR 传统 28.1 285 22.5
NBR Z2570优化 31.4 238 28.9
Z2570在NR/NBR体系中显著提升LOI并降低燃烧强度,归因于:
• 异构体界面促进Sb₂O₃/卤系阻燃剂电子转移,加速自由基捕获(ESR验证);
• Zn²⁺催化交联形成连续Si-O-Zn-C网络(XPS证实),屏障效应抑制热量传递。
3.2 热稳定性机理
Z2570异构体阻燃氧化锌使NR体系最大分解温度(Tmax)从378℃升至395℃(图1),因其:
1. 异构界面吸附—OH基团,延缓ATH脱水反应动力学(活化能提升15kJ/mol);
2. 纳米域引发聚合物早期交联,形成热稳定骨架结构(DSC交联度+12%)。
3.3 力学性能保持
性能 NR传统配方 NR+Z2570 变化率
拉伸强度 (MPa) 18.5 19.2 +3.8%
撕裂强度 (kN/m) 42.3 45.1 +6.6%
Z2570的分散性提升减少应力集中点,同步增强阻燃性与机械强度。
四、 结论
1. Z2570异构体阻燃氧化锌(肇庆市新润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)通过表面异构化设计,突破传统氧化锌在分散性与界面活性上的局限;
2. 在NR/NBR体系中,Z2570催化形成Sb-Zn-O阻燃协效相及热稳定交联网络,LOI提升≥3%,热释放率降低20%;
3. 异构界面延缓无机氢氧化物分解并促进填料分散,实现阻燃-力学性能协同增益。
该技术为卤系/无卤阻燃橡胶的高性能化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,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