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化锌脱硫技术:从高效脱硫到资源再生的闭环革新

日期:2025-09-26 03:11    来源:新润丰高新材料


一、氧化锌脱硫的核心价值与挑战

氧化锌脱硫剂因其高脱硫精度(H₂S脱除率>99%)、稳定性强等优势,在石油炼制、煤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氧化锌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锌(ZnO + H₂S → ZnS + H₂O),硫容可达30%以上。然而,随着脱硫剂饱和,每年产生超10万吨废剂,其中锌含量达70%,硫含量约20%。若直接废弃,不仅造成锌资源浪费,硫化锌遇酸产生的H₂S气体更会引发环境污染。因此, “高效脱硫—废剂再生—资源回收” 的技术闭环成为行业攻关重点。

 

二、废剂再生技术:低温转化与湿法回收的突破

1.  干法再生:低温水汽活化的革新

传统干法需在850~900℃高温下焙烧废剂(ZnS + 1.5O₂ → ZnO + SO₂),能耗高且产生SO₂污染。最新研究表明, 水蒸气协同氧气可显著降低反应能垒

a.  在含20%~80%水蒸气的空气中,600~800℃焙烧60~240分钟,硫化锌可完全转化为氧化锌(图1-图5)。

b.  对比实验显示:无水蒸气时(600℃/4h),废剂中仍残留大量ZnS(图7);而添加50%水蒸气(600℃/4h),ZnS衍射峰完全消失(图1),转化效率提升40%以上。

c.  机理:水蒸气促进硫化锌表面氧空位形成,加速O₂扩散,使反应温度降低150~300℃。

2.  湿法再生:酸溶-氧化联产硫磺

湿法工艺通过酸溶提取锌,但传统方法易释放剧毒H₂S。新一代技术采用 “双氧水+高锰酸钾”协同氧化体系

a.  反应1 :ZnS + H₂SO₄ + H₂O₂ → ZnSO₄ + S↓ + H₂O(双氧水将硫氧化为单质)

b.  反应2 :5ZnS + 8KMnO₄ + 12H₂SO₄ → 5ZnSO₄ + 8MnSO₄ + 4K₂SO₄ + 12H₂O(高锰酸钾深度氧化残余硫)

c.  添加EDTA-2Na稳定双氧水,防止分解导致H₂S逸出。

d.  硫回收率>95%,锌回收率>90%,再生脱硫剂硫容达58.1%(对比传统湿法仅20%~24%)。

 

三、脱硫工艺优化:传质强化与结构创新

1.  多相气动脱硫塔设计

最新脱硫设备采用 高分子材质整体成型塔体 (图1),通过气液逆向接触与内置构件扰动,形成“水膜-水雾-水幕”三重传质界面:

a.  脱硫液(含50%~65% ZnO、10%~15% PbO)与烟气充分反应,SO₂脱除率>99.17%,排放浓度≤50mg/Nm³。

b.  三级塔体串联设计(图1)较单级效率提升15%,pH值精准控制在4.5~5.5以优化反应动力学。

2.  强制氧化工艺

亚硫酸锌(ZnSO₃)氧化为硫酸锌(ZnSO₄)是再生关键。创新采用 切向多层鼓风技术

a.  空气经槽壁多层夹套切向鼓入(图2),与搅拌机逆向扰动,氧气利用率提升50%。

b.  控制O₂/ZnSO₃摩尔比>5:1,压力110~125kPa,氧化速率提高3倍。

 

四、材料创新:三维花球状氧化锌脱硫剂

传统氧化锌脱硫剂比表面积低(<50m²/g),制约硫容提升。通过 溶剂热法合成Ga/Yb共掺杂多孔花球结构 (图1):

  制备工艺 :醋酸锌+硝酸镓/镱在乙二醇-丙酮-水(2:1:1)中,220℃/10h反应生成4μm花球(片层厚32nm),比表面积达118.3m²/g。

  掺杂效应 :Ga(1.5%)和Yb(4%)共掺杂引起晶格畸变,形成介孔结构(孔径2~5nm),硫容提升至58.1%(对比未掺杂仅32.2%)。

 

五、闭环产业链:经济与环境双重收益

1.  资源循环 1吨废剂可回收0.7吨ZnO及0.2吨硫磺,价值超万元。

a.  湿法再生中(NH₄)₂SO₄副产物可作为化肥原料。

能耗对比

工艺

温度(℃)

时间(h)

能耗(kWh/吨)

传统干法

850~900

4~6

1200

水汽活化干法

600~800

1~4

650

湿法再生

室温~90

2~5

300

 

六、未来方向:智能化与低碳化

1.  智能监控 :植入ZnS转化率在线监测传感器,实时优化焙烧参数。

2.  碳足迹削减 :耦合光伏供电的低温再生系统,较传统工艺降碳40%。

3.  硫资源高值化 :开发单质硫制备硫酸或硫系材料的直接转化技术。

氧化锌脱硫技术的闭环革新,标志着从“污染治理”到“资源创造”的范式转变。未来十年,随着材料设计、过程强化与智能控制的深度融合,这一技术将在保障工业清洁生产的同时,成为循环经济的典范。